本月上证跌4.33%,深成指跌3.54%,创业板指跌1.04%。
人民银行10月11日发布的金融和社会融资数据显示,前三季度我国新增信贷、社融规模可观,9月份新增信贷、社融规模超预期上升。9月末,广义货币(M2)余额同比增长12.1%,比上年同期高3.8个百分点,意味着M2已连续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速,反映出企业经营和投资活动在持续修复中。业内人士认为,未来宏观经济加快复苏、房地产行业经济景气度改善,有利于宽信用落地、社融增速加速回升、呵护弱修复,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,支持稳经济稳增长。
10月20日,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调转融资费率40BP,这一举动被视为其对A股的定向“降息”。所谓转融资费率,就是中证金融将钱借给券商,券商再转借给客户做融资业务所收的费率。此次转融资费率的下调,意味着中证金融借给证券公司融资费率降低,此举对证券公司构成利好,降低了证券公司融资成本。另一边,证券公司拿钱的成本更低,相应的,股民使用融资买入股票的交易成本也将降低。
10月21日,沪深交易所同步公告,两所分别扩大了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范围,对于主板股票和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前上市的创业板股票,标的数量由1600只扩大至2200只,扩容幅度达38%,上述调整自2022年10月24日起实施。本次新增的400只股票中,流通市值在100亿元以下的股票数量占比超七成,先进制造、数字经济、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股票数量占比近六成,进一步拓宽了中小市值股票覆盖面,增强了两融标的行业和市场代表性,有利于推动市场资源配置到国家重点支持领域。
10月24日,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,初步核算,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3.0%,分季度看,一季度同比增长4.8%,二季度增长0.4%,三季度增长3.9%。三季度经济恢复向好,明显好于二季度,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。
按照上交所公告,10月31日起,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正式启动,42只个股标的可以进行做市交易。依据相关政策规定,后续将有更多做市商、做市标的涌现。业界人士看来,这将长远提升市场活跃度、流动性,降低投资者交易成本,并提升科创板吸引力。
金融监管部门近日集体就资本市场发展表态。人民银行指出,加强部门协作,维护股市、债市、楼市健康发展。银保监会表示,在实体经济创新发展、稳步转型的背景下,资本市场具有长期投资价值、保持稳定运行的良好基础不会改变。证监会指出,要全面深化改革,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,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,拓宽境外上市融资渠道,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。监管部门集体发声,体现了对股市的重视程度,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。
在金融监管机构就资本市场发声的同时,多家基金公司、券商资管机构掀起了自购潮,除定期报告中披露的自购外,年内已有100家基金公司或券商资管机构发布了自购临时公告,净申购金额近50亿元。基金公司作为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,在市场低迷的时候纷纷自购,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,表示当前市场的价值已经逐步得到了市场的认可。
市场人士认为,虽然市场不确定性仍在,短期投资者悲观预期的调整可能还需要更多积极催化因素,但当前市场部分估值和情绪指标已经处于历史较为极端位置,因此对后续市场环境不必过于悲观。宏观经济的新旧动能正在加速切换,一方面,以新能源和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转型升级,正在构成经济产业边际增长的主导力量。另一方面,从全球视野看,相关产业链已经构成了中国的优势竞争产业,有利于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,并不断加大国际影响力。其中孕育的优秀中小企业,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有较乐观的发展前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