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月上证跌1.97%,深成指跌0.83%,创业板指涨0.06%,中证转债跌2.88%。
本月新发转债包括:华宏、大元、会通、合力、优彩、富淼、汇通、漱玉、华亚、恒锋、声迅、睿创;新上市个券包括:盛泰、立昂、商络、寿22、东材、正海、惠云、南电、共同、新化、齐鲁、福22、宏图、豪能。
截至12月30日收盘,转债(不含EB)市场共466支个券,平均价格为126.49元,价格中位数为116.43元,9支个券价格低于100元,价格在100至110元之间的个券共有96支,比上月末的48支增加一倍,全市场平均溢价率47.90%,溢价率中位数为36.6%。
2022年以来,可转债市场持续扩容,存量规模站稳8000亿元,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要场所。截至12月30日,沪深两市可转债存量规模约8227亿元,相较于年初增加近1800亿元。可转债发行活跃,表明其逐步成为上市公司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。从二级市场上看,上半年新券、次新券炒作严重,个别新券上市首日涨幅翻番,价值严重高估。在此背景下,可转债新规发布,增加了涨跌幅限制等内容,规范了市场交易行为,增强了市场信心。可转债新规发布后,市场逐步回归理性,炒作行为减少,转债定价逐渐回归正股逻辑。
从年内大类资产表现来看,可转债整体表现出一定的防御属性,2022年,上证跌15.13%,深成指跌25.85%,创业板跌29.37%,而中证转债指数下跌10.02%,下跌幅度小于主要权益指数,相比股市的大起大落,转债“退可守”的优势凸显。与此同时,可转债估值水平持续提升,目前依旧处于历史较高位置,截至12月30日收盘,市场平均转股溢价率约47.90%,相比去年同期的34.87%提升了13个百分点。展望2023年,在权益市场大概率逐步回暖的背景下,应跟随权益市场和债市的节奏旋律,聚焦正股择券策略,并注意估值波动的风险及带来的机会。